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赛事规则

大奖介绍
chevron

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大华银行一直致力于推广和发扬水墨艺术。为鼓励新生代艺术人才的发展,并推动水墨艺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传承与创新探索,大华银行中国于2023年设立“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2024年,奖项全面升级为“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在原有校园组的基础上,新增新锐艺术家组,面向40周岁以下、已开启艺术职业生涯的青年艺术家,入围者由评委推荐产生。

本届大奖特邀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为赛事提供专业支持,并协助推动水墨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本届“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已正式启动,报名时间截止至2025年7月13日,欢迎广大青年艺术家通过UOB and Art微信小程序在线完成报名与资料上传,报名费用全免。

 

 

主办单位: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伙伴: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 FutureLab

  • 赛事启动:2025年5月6日
  • 作品征集:2025年5月6日至7月13日 
  • 初审评选:2025年7月21日-7月28日
  • 校园组前60入围名单公布,大众评审投票:2025年7月29日-7日31日
  • 校园组前30入围名单公布*1公布,作品集上传:2024年8月1日-8月15日
    作品集要求:包含至少5幅作品的完整作品集
  • 校园组前15名入围名单公布,笔试及作品原件运输:2025年8月中旬
  • 新锐艺术家组入围名单公布及作品原件运输:2024年9月中旬
  • 最终评选:2025年9月中旬
  • 颁奖典礼:2025年10月
  • 校园组入围前15作品展及新锐艺术家组入围作品展:2025年10月-2026年2月*2

*1校园组前30入围名单将按初审及大众评审投票的不同分数权重评选出来,评委拥有最终决定权。

*2具体展览时间及地点将在后续公布,主办单位将提前通知入围者与获奖者。 参赛者可关注大华银行中国的官方社交平台账号,以获取赛事的最新信息。

1. 获奖作品奖项设置

  • 校园组

“大华银行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奖(1人)– 人民币30,000元

金奖(1人) – 人民币 20,000元

银奖(1人) – 人民币 10,000元

  • 新锐艺术家组

“大华银行年度新锐艺术家”奖(1人)– 由评委提名推荐,遴选出一位获奖者。获奖者将由主办单位为其举办个人画展。

2. 获奖作品官方收藏

校园组获奖作品原件将由主办单位正式收藏,纳入“大华银行艺术收藏”(UOB Art Collection)体系,用于艺术推广、文化传播与交流,展览安排。作品所有权将转让至主办单位,主办单位无需支付费用但承诺尊重作者的署名权与作品的完整性。

3. 宣传及推广机会

所有获奖作品及部分入围作品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有机会参与2025年“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在主办单位指定的场馆进行展览;部分作品还将有机会在大华银行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的场馆或相关合作机构进行展出或交流;在专业艺术媒体、官方数字渠道(含海外社媒体渠道)、以及官方出版物等多个维度获得宣传机会。

4. 交通住宿补贴

获奖者参加“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颁奖典礼的住宿及交通费用由赛事主办单位承担。

5. 发展扶持与委托合作

除了奖金和展览机会,主办单位还将为获奖者提供后续发展机会,包括但不限于:其获奖作品有机会作为大华银行重要的品牌艺鉴和礼韵;获得驻地艺术家项目直通车、艺术家作品委托创作项目、以及与艺术界专家、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画廊主交流的机会。

  1. 作品合法性及原创性

参赛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交完全原创的作品,参赛者应对其作品拥有合法、独立、完整、无争议的著作权;参赛作品禁止涉及以下任何情形:

    • 曾被出售、出租、抵押、质押或存在任何其他权利负担;
    • 涉及与种族、民族、宗教、性别或其他歧视/偏见相关的内容;
    • 涉及提倡剥削、反动、淫秽、色情和暴力的内容;
    • 涉及任何不恰当的思想言论、歪曲历史、贬损中国传统文化等意识形态问题或违反法律法规政策、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的情形;
    • 涉及抄袭、借用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原创的情形;
    • 涉及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或
    • 涉及侵犯任何第三方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或其他合法权益,或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等纠纷。

因违反以上要求导致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参赛者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并防止第三方对主办单位造成任何形式的不利影响或/和使主办单位免于遭受任何损失。一旦发现存在违反以上要求的行为,主办单位有权立即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参赛资格、收回奖项及奖品/奖金、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等措施,相关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1. 校园组参赛者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且为国内或海外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或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认证大专院校的有效学生证明的在校国际留学生(含2025年毕业),并于UOB and Art微信小程序报名参加,报名费用全免。
  2. 新锐艺术家组参赛者由评委推荐产生,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 校园组参赛者最多可提交三件不同的作品(分三次提交),每次应提交同一件作品相关信息。
  4. 校园组参赛作品应选用以下媒介提交:
  • 架上作品(最长边尺寸180CM)

参加初评者提交3至8张作品照片,作品装框后最长边尺寸不超过180CM,其中有一张照片需要体现作品挂在墙面上的效果图

  • 立体作品(最长边尺寸180CM,重量≤150KG)

参加初评者提交3至8张作品照片,能够完整体现作品形态和局部细节。

原作最长边尺寸在180CM以内,重量在150KG以下。

材料包括:青铜,铁,木材,石材,不锈钢。特殊需要可用树脂材料,易碎易折损材料限用。

  • 综合媒介

包括装置类、影像类作品。

提交3至8张平面作品图或效果图,能够完整体现作品形态和局部细节。

涉及声、光、电、AR、VR等元素和相关设备的作品,需提交具体的用电设备名称、型号、用电量,空间条件等说明,并附详细的安装计划与展示图纸。作品及设备不能存在火灾、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如作品涉及特定技术设备的使用,应提供设备清单和操作指南。

  1. 入围校园组前30的参赛者需要提交个人作品集(包含至少5幅作品)至以下邮箱:info@ade-futurelab.com

校园组入围前15的参赛作品需提交作品原件参加最终评选。

  1. 参赛者应及时将参赛作品原件提交至主办单位指定地点,参赛者应自行负责参赛作品原件的运输安排,包括但不限于选择运输服务商、包装、装运及清关(如涉及跨境运输)等事宜。建议参赛者自行采购覆盖参赛作品原件运输全程的足额保险。参赛者应确保作品包装安全稳固,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有所损坏。参赛作品包装、打箱、运输及保险相关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损坏、丢失等)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主办单位不承担责任。
  2. 若参赛作品最终成为获奖作品,则主办单位根据获奖参赛者提供的合法有效的发票报销该作品参赛所发生的运输费及保险费。
  3. 参赛作品返还给参赛者所发生的运输及保险费用由主办单位承担。

请参赛者仔细阅读以下对于作品所有权及知识产权的约定。

  1. 参赛者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如果其作品入围校园组前30名或成为新锐艺术家组入围作品的,参赛者将授予主办单位行使以下权利:

主办单位可永久保留作品的影像资料,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永久且无偿的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汇编权等),主办单位有权将作品的影像资料用于推广、宣传、衍生品开发等线上线下的商业及非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衍生品制作、印刷物出版、电子渠道和展厅展示、媒体渠道刊登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推广宣传等,并有权转授权、分授权或转让上述权利。主办单位在行使上述权利前无需再向参赛者征询同意或支付费用 。

  1. 对于校园组获奖作品,获奖的参赛者将进一步授予主办单位行使以下权利:

获奖作品原件将由主办单位正式收藏,纳入“大华银行艺术收藏”(UOB Art Collection)体系,主办单位作为所有权人可对该收藏作品进行合法使用。参赛者进一步授权主办单位对该收藏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永久且无偿的使用权(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汇编权等),主办单位有权将获奖作品的原件及其影像资料用于推广、宣传、衍生品开发等线上线下的商业及非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衍生品制作、印刷物出版、电子渠道和展厅展示、媒体渠道刊登及其他任何形式的推广宣传等,并有权转授权、分授权或转让上述权利。主办单位在行使上述权利前无需再向参赛者征询同意或 支付费用。

参赛者一旦参赛,则视为对以上作品所有权及知识产权约定的同意。

主办单位在使用作品时若涉及署名,将注明作者的姓名。

所有参赛作品将由独立专业评委会进行评审,评委包括:

  • 张子康 美术馆管理者、策展人、艺术家、教授、博士导师
  • 陈侗 教师、艺术家、出版人、批评家
  • 邱岸雄 艺术家
  • 吴蔚 出版人、批评家、策展人
  • 劳伦斯·何浦林 香格纳画廊创始人

评审团将对每位参赛者提交的作品及作品集进行综合评估,过程将遵循以下标准:原创性、创新性、美学表现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观念与语言上的探索与创新,以及作品在当代语境中的相关性。

  1. 所有参赛作品将由大华银行中国委任的专业人士担任评审工作,评委会拥有赛事结果的最终决定权,大华银行中国及评委会不受理比赛前、比赛进行期间及/或颁奖后所发生的一切抗辩。
  2. 所有获奖者均需与大华银行中国共同推广本赛事。
  3. 对违反赛事各项要求或说明的参赛作品或参赛者,大华银行中国将有权立即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参赛资格、收回奖项及奖品/奖金、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等措施。
  4. 大华银行中国拥有更改或终止本赛事规则之权利。大华银行中国无需为该等更改或终止承担任何责任。
  5. 关于上述未有提及之任何条款及细则,大华银行中国保留最终决定权。

对于申请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如提交流程、评审时间线、作品运输等问题可通过info@ade-futurelab.com邮件进行咨询。

2024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



《旃檀海·无上清凉》
储嘉,绢本设色,390X240

2024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



《呓语》
夏铠熙,混凝土、钢铁、木材,140X5X180

2024年度金奖



《游鱼唼唼醉颖堂》
黄柯涵,绢本、水墨重彩、石膏、银箔、铜箔、丙烯,170X100X3

2024年度银奖



《龙雷》
陈威,绢本水墨,190X5X290

2024年度铜奖



《天气没有预报 签名毫无棱角》
刘峻良,纸本水墨,264X128

2024年度新锐艺术家



《白水郎》
刘毅,宣纸上水墨、手绘动画原稿、墨汁、手工禅衣宣纸、灯箱装置

2023年度最佳校园水墨艺术作品奖



《生活本身就是闪电》
袁琳欣,纸本水墨,239X140

2023年度白金奖



《若出其里》
付靖文,纸本设色,180X360

2023年度金奖



《黑铁》
李业鹏,绢本水墨,250X150

2023年度银奖



《写给外公的山水诗》
章梓依,纸本水墨拼贴,180X200X5

2023年度铜奖



《静雪》
郭雨辉,绢本水墨设色,88X198


《何必见戴》
杜若馨,绢本重彩,160X200

2023年度优秀推荐奖



《熔》
蔡帆,绢本设色,200X160


《步月系列》·选辑
陈汉青,纸本水墨,138X108


《西山叠响》
褚雨琪,绢本,135X180X6


《梦回依约西湖春》
姜鹿语,绢本设色,240X200



《从万神殿开始书写》
李中诚,绢本水墨,200X75X3


《观-奔跑》
刘钢,纸本设色,128X100


《旦暮之间》
魏佳琳,绢面水墨、丙烯,175X165


《见独》
曾海波,纸本水墨,180X220


《群鸟》
张茜,五层云龙皮纸,墨水,水粉,90X384

大奖视频

  • 所有视频
  • 获奖学生视频
  • 大奖相关介绍
《白水郎》
刘毅_
获奖学生视频

刘毅

新锐艺术家组的参选艺术家由评委会推荐。青年艺术家刘毅的多媒体作品《白水郎》,因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和创新的表现形式,受到了评审团的高度评价,一举获得“年度新锐艺术家”奖。白水郎——中国南方的疍民群体是一种以船为家的独特渔民社群。他们在历史上长期在社会边缘生存,漂泊既是生活所迫的选择,也是内心世界的写照。借此作品,艺术家观照了现代都市漂泊异乡的边缘群体,呼吁关注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与社会融入挑战。

评委吴蔚推荐语:“刘毅的作品将传统水墨技法与当代艺术观念巧妙融合,通过深入探索多样化的媒介材料与形式语言,赋予作品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展现出她细腻的情感与对当代生活的敏锐洞察。”

    《旃檀海·无上清凉》
    储嘉
    获奖学生视频

    储嘉

    《旃檀海·无上清凉》以实地写生为蓝本,用三面屏的形式呈现作者昔日夏游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群过程。面对名刹香火、灵鹫烟岚,想起弘一法师曾写《华严经》“无上清凉”四字。

    《华严经》又言:“摩罗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旃檀海岸赞》中有“旃檀海岸…… 火内得清凉。”取飞来峰之景,用宋画三远之法作山水图,欲得清凉意,得清净心,故以为名。

    飞来峰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通过描绘怪石嵯峨,古树繁茂,意图创造“景色至绝,而微茫缥缈者”的幽远之境。此画以屏风的形式合围出全景式的山水视觉效果,营造出一个“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沉浸式游观空间。

    画中各个朝代形象的仕女在山水之中交游,吹笛弹琴,举觴对饮,或者酣然醉卧,俨然轻松烂漫的女性雅集。此作意在表达女性视角的作者对古意的追摹、写生的尝试,以之寄托自己的林泉之志。

      《呓语》
      夏铠熙
      获奖学生视频

      夏铠熙

      作品《呓语》撷取自北宋画家范宽的两幅传世名画作为核心画面主题,笔者深情致敬了古典艺术的辉煌,以创新方式将水泥这一冷峻而现代的建筑材料,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与表现媒介。笔者运用凿刻的手法将古画重现,如同历史的雕刻师,一丝不苟地在坚硬的水泥表面上细细勾勒,将古画的意境与风貌,以新的表现手法重新赋予其生命。

      “古画”的温婉细腻与“水泥”的粗犷坚实,在这组作品中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突,仿佛是时间河流中的两股激流,在瞬息间交汇、碰撞,激荡起跨越千年的思想浪花。这种冲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对比,更是精神层面的深刻对话——它让古代文人的山水情怀与现代工业的冷峻气息,在当下的语境下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共鸣与融合,仿佛为观者开启了一扇穿梭时空的心灵之门。

        《游鱼唼唼醉颖堂》
        黄柯涵
        获奖学生视频

        黄柯涵

        在《游鱼唼唼醉颖堂》里可以看到像野兽派一般夸张变形的虎皮松树;有浮游在园林建筑间的《兰亭序》和《寒食帖》;还有像草间弥生点点点风格一样的圆形荷叶群等。复杂图像叠加到同一画面时,由国画水墨、苏州园林及鄙人一同演奏。诚然,我很明确地知道我要做的是自己的艺术,一切我喜爱的技法到了我的世界都得听我安排,作品伟不伟大对我来说无所谓,他负责说出我说不出口的语言——心潮之声。最后这澎湃却不易言说的声儿,我托付给水里的鱼儿,各位就当是嬉戏鱼乐的杂音吧。

          《龙雷》
          陈威
          获奖学生视频

          陈威

          作品《龙雷》通过瀑布的流动感,以及落差形成水流速度之急来展现水的磅礴大气之势,无声胜有声,使画面呈现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在《龙雷》中,瀑布高耸直插九天之气势,映照溪谷幽远静谧的神秘意境,在视觉体验和艺术语言上做到统一,在形式的表达上又能给人一种现代感,通过细腻纯粹的笔墨语言将景的表现做到极简。远观其画,看似数层绢重叠而成的梦幻效果,实则绢本叠墨数十遍,力求虚处见笔,实中见气的效果。

            《天气没有预报 签名毫无棱角》
            刘峻良
            获奖学生视频

            刘峻良

            某老式居民楼记载了我的人生前十几年,我用十二个阳台构建出“我”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有平静日常也有天真想象。我想通过水墨媒介去还原那段珍贵的回忆。画当中的点景人物的原型是我的少童时期,但我并没有给他们加上脸,我想表达的是这些人物并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不同地方生活在老居民楼里的有着这段回忆的每个人。